幼儿园小班优秀教案设计,探索自然与感知世界

梓青 幼儿教育 2024-09-01 46 0

课程背景与目标

在当今社会,孩子们越来越倾向于通过电子设备来获取信息和娱乐,这导致他们与大自然的距离越来越远,为了让幼儿从小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他们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我们特别设计了这套针对幼儿园小班(3-4岁)孩子的“探索自然与感知世界”主题课程。

课程目标

1、增进幼儿对于自然界的认识与兴趣;

2、提高孩子们的观察力及动手实践能力;

3、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

4、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5、引导幼儿初步形成环保意识;

6、加强亲子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7、促进孩子们身体协调性发展;

8、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获得快乐并学会分享;

9、通过集体活动锻炼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技巧;

10、初步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观和创造想象力。

(一)认识植物

活动名称:“小小植物学家”

活动时间:20分钟

所需材料:各种常见花草树叶图片、实物样本、放大镜等。

活动流程

1.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种类的植物图片,引导孩子们认识常见的树木、花卉等植物。

幼儿园小班优秀教案设计,探索自然与感知世界

2. 出示实物样本,让孩子们亲手触摸并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叶子的纹理特征。

3. 组织户外实践活动,带孩子们到校园内或附近公园进行实地考察,寻找不同的植物,同时指导他们如何安全地采集样本。

4. 回到教室后,组织孩子们开展小组讨论会,鼓励他们分享自己找到的植物及其特点。

5. 活动结束前,教师可邀请家长参与进来,一起帮助孩子们将采集到的标本制作成植物图鉴。

活动延伸:鼓励孩子们在家里种植一些简单易活的植物,如绿豆芽、仙人掌等,观察其生长过程。

(二)感知季节变化

活动名称:“四季之旅”

活动时间:40分钟

所需材料:关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变化的视频资料、故事绘本、手工艺品制作工具等。

活动流程

1. 教师播放一段介绍四季更替的动画短片,引导孩子们了解不同季节里大自然的变化规律。

2. 分别选取春季播种、夏季纳凉、秋季收获、冬季堆雪人等具有代表性的场景,以讲故事的方式向孩子们讲述每个季节里发生的趣事。

3. 根据所讲的故事内容,组织孩子们动手制作相应的手工艺品,如用彩纸剪出花儿、扇子、稻穗、雪花等图案。

4. 在班级内布置“四季展览角”,将孩子们的作品集中展示出来,让他们相互欣赏学习。

5. 安排“我心中的四季”绘画比赛,激发孩子们的创作灵感。

活动延伸:定期组织孩子们参观附近的公园、农场等地,亲身感受各个季节的特点,进一步加深他们对四季变化的理解。

(三)体验天气现象

活动名称:“天气播报员”

幼儿园小班优秀教案设计,探索自然与感知世界

活动时间:30分钟

所需材料:气象符号卡片、自制天气预报道具(如云朵、雨伞、太阳等)、简易温度计模型等。

活动流程

1. 教师带领孩子们玩“猜猜看”游戏,利用气象符号卡片让孩子们猜测当天的天气状况。

2. 之后,分发给每位孩子一套自制的天气预报道具,模拟主持一场生动有趣的“小小天气播报员”节目。

3. 教授孩子们如何使用简易温度计测量室内外温差,并记录下来。

4. 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孩子们思考不同天气条件下应该注意哪些事项,例如晴天要防晒、雨天要打伞等。

5. 邀请一位气象局工作人员作为嘉宾来到课堂上,为孩子们详细讲解气象知识,解答他们的疑问。

活动延伸:建立班级天气日志,每天由一名小朋友担任“天气小记者”,记录当天的天气情况,包括气温、风速、湿度等内容。

课程评价方式

为了更好地检验本套课程的效果,我们将采取以下几种形式对孩子们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

1、观察法——通过日常观察孩子们在各项活动中表现出的态度、兴趣及参与度;

2、作品展示——收集孩子们完成的手工作品,组织专题展览,邀请家长参观;

3、口头问答——随机抽取几名小朋友回答相关问题,检查他们是否掌握了基础理论知识;

4、家长反馈——发放调查问卷,请家长填写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包括是否喜欢阅读有关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能否主动关心天气预报、有没有尝试着自己种植花草等;

5、项目考核——在课程结束后,组织一次以“我和大自然”为主题的综合汇报演出,由孩子们自编自导自演节目,全面展示他们在本学期所学到的知识技能。

通过以上方法相结合,不仅能够客观准确地反映出孩子们的成长进步,还能为后续教学计划的制定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2760375052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梓青

这家伙太懒。。。

  • 暂无未发布任何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