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多地惊现大海潮,原因何在?

雪叶 成长发展 2024-10-24 35 0

全国多地沿海地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大海潮现象,从渤海湾的辽宁、河北,到东海的福建,再到黄海沿岸的江苏,甚至南海的港澳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海水倒灌和潮位异常,这一连串的海洋事件不仅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场全国多地惊现的大海潮,其背后的原因究竟何在?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天文大潮的叠加效应

这场大海潮的出现与天文大潮的叠加效应密不可分,天文大潮是指太阳、月亮和地球三者相对位置变化时,由于引潮力的叠加作用,导致海水水位显著升高的现象,根据天文学家的解释,天文大潮通常在农历的满月和新月期间出现,因为这两个时期太阳和月亮的引潮力达到最大。

具体到此次事件,2024年10月20日至21日正值农历九月十八至十九日,是全年天文大潮最为强烈的时段之一,特别是,此次天文大潮还伴随着超级月亮现象,即月球距离地球最近,使得月亮看起来更大,引潮力也更强,这种叠加效应导致海水水位比平常高出20到30厘米,进一步加剧了潮水的上涨幅度。

在福建厦门海域,天文大潮通常在农历八月和九月月圆之后数天出现,最高潮位可能超过蓝色警戒潮位(700cm),并且会持续几天时间,这种高潮位不仅影响了沿海低洼地区,还可能导致海水漫堤现象,对当地基础设施和居民生活造成威胁。

气象因素的推动作用

除了天文大潮的叠加效应外,气象因素也在此次大海潮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北方强冷空气的减弱和气压的迅速下降,为海平面的上涨提供了有利条件。

全国多地惊现大海潮,原因何在?

在10月20日至21日期间,北方的强冷空气开始减弱,气压迅速下降,这一过程中,海面受到的气压减小,导致海平面自然“反弹”上涨,特别是在河北、山东等地,气压的下降幅度尤为显著,如唐海县气压一天之内下降了近10百帕,足以使当地的海平面在短时间内上升10厘米左右,这种短期的气压变化虽然不是大潮的主导因素,但却像是“推了一把”,让潮水的高度更上一层楼。

海洋上的风场变化也对潮水的分布和强度产生了影响,当风向与海岸线平行时,会加剧海水的堆积和上涨;而当风向与海岸线垂直时,则可能减缓海水的上涨速度,气象因素在此次大海潮事件中的推动作用不容忽视。

海洋潮波与地形因素的共振效应

除了天文和气象因素外,海洋潮波与地形因素的共振效应也是导致此次大海潮的重要原因之一,太平洋上频繁的台风活动虽然未直接进入我国海域,但其引发的洋流变化和外围扰动可能通过海洋潮波的传导影响到我国沿海地区。

在渤海和台湾海峡这样的半封闭海域中,潮波来回震荡,海浪与岸线、地形的共振效应可能进一步放大潮汐的高度,特别是在某些地形封闭的海湾如渤海湾、胶州湾等地,潮水堆积形成了类似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这些地区由于地形狭窄、海水易于涌入内陆,因此在潮汐作用下更容易受到海水倒灌的威胁。

我国沿海地区的地形复杂多样,既有广阔的平原也有陡峭的山地,这种地形差异不仅影响了海水的流动方向和速度,还决定了不同区域对潮汐的敏感程度,在多种自然条件叠加的情况下,潮水极有可能迅速通过狭窄的海湾通道挤入内陆地区,造成严重的海水倒灌现象。

全国多地惊现大海潮,原因何在?

温带风暴潮的叠加影响

除了上述因素外,温带风暴潮的叠加影响也是导致此次大海潮的重要原因之一,风暴潮是指由强烈的大气扰动(如台风、温带气旋等)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与常见的台风风暴潮不同,温带风暴潮没有规律性且难以预警,一股冷空气的来临就有可能带来涨潮、大风浪和连续降雨等灾害性天气。

在此次事件中,北方强冷空气的减弱和气压的下降不仅加剧了海平面的上涨幅度,还可能引发了温带风暴潮的叠加影响,这种叠加效应使得海水倒灌现象更加严重和复杂,给沿海地区的居民和管理者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的极端气象事件

我们不能忽视全球气候变暖对极端气象事件的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和海平面的不断上升,沿海地区的居民和管理者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海洋灾害威胁,极端气象事件如强风暴潮、异常潮汐等可能会变得更加频繁和剧烈,给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损失。

在面对未来更多可能的海洋挑战时,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和尊重自然的力量,通过加强海洋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提高沿海地区的防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2760375052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雪叶

这家伙太懒。。。

  • 暂无未发布任何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