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0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记者会上宣布了一个备受关注的消息:中方专家此前参与采集的福岛核污染水海洋生物样本已运抵中国,并将由国内专业研究机构进行严谨、独立的检测与分析,结果将及时公布,这一消息的发布,标志着中国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问题上迈出了科学评估与国际监督的重要一步,也引发了国内外对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问题的进一步关注和讨论。
一、福岛核污染水排海的背景与挑战
自2011年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严重事故以来,如何处理大量积累的放射性污染水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福岛核电站事故导致大量冷却水受到辐射污染,这些水在储存和处理过程中不断积累,形成了庞大的污染水源,日本政府经过多次讨论和决策,最终决定将这些核污染水经过处理后排放到海洋中。
这一决定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和担忧,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核污染水的排放可能对海洋生态造成长期且不可逆转的影响;放射性物质的扩散还可能通过食物链影响到人类健康,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问题不仅关乎日本本国的环境和健康,也牵动着全球各国的神经。
二、中国参与国际监测与独立取样的努力
面对福岛核污染水排海的严峻挑战,中国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员,积极履行责任,参与国际监测与独立取样工作,在国家原子能机构的统筹下,中国多家专业研究机构加入了国际原子能机构框架下对福岛核污染水排海的国际监测网络。
2024年10月中旬,中国专家首次赴福岛第一核电站,独立采集了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口附近海域的海水样本,这些样本随后被送回国内,由专业研究机构进行了详细的检测分析,结果显示,样本中氚和铯-137、锶-90等核素活度浓度未见异常,这一结果虽然初步表明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的海洋环境放射水平未见显著变化,但仍需持续监测以全面评估福岛核污染水排海的影响。
除了海水样本外,中国专家还参与了海洋生物样本的采集工作,海洋生物作为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放射性物质的敏感性和积累能力较强,采集和分析海洋生物样本对于评估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2月19日至21日,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组织下,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专家再次赴福岛第一核电站排海设施和附近海域,独立采集了待排放的核污染水、海水以及海洋生物样本,这次采集工作不仅是对之前工作的延续和深化,也是日方落实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问题上承诺的具体步骤。
三、海洋生物样本运抵中国的意义与影响
中方专家参与采集的海洋生物样本运抵中国后,将由中国国内专业研究机构进行严谨、独立的检测与分析,这些样本将涵盖多种海洋生物,包括鱼类、贝类、海藻等,以全面评估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检测分析工作将重点关注海洋生物体内放射性物质的含量和分布,以及这些物质对海洋生物生长、繁殖和遗传等方面的影响,通过对比不同种类、不同生长阶段海洋生物体内放射性物质的差异,可以进一步揭示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潜在风险。
海洋生物样本的检测分析还将为国际社会提供重要的科学数据支持,这些数据将有助于各国更准确地评估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对全球海洋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从而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
四、中国在国际监督中的角色与贡献
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问题上,中国不仅积极参与国际监测与独立取样工作,还积极发挥国际监督的作用,中国多次敦促日本政府切实履行承诺,尽最大努力避免福岛核污染水排海给人体和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中国也积极与国际社会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等相关专业组织合作,共同推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问题的妥善解决。
中国在国际监督中的角色不仅体现在对日本政府的监督上,还体现在对国际原子能机构等国际组织的监督上,中国认为,国际原子能机构等国际组织在推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应发挥更加积极、公正的作用,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实验室分析比对活动,推动各国实验室检测数据的汇总和发布,以加强国际监督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五、未来展望与呼吁
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问题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来应对,中国将继续会同国际社会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等相关专业组织,敦促日方切实履行承诺,加强国际监测和独立取样监测工作,防止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中国也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对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问题的关注和监督,各国应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问题的妥善解决,各国还应加强对本国海洋环境和人类健康的监测与评估工作,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放射性污染风险。
福岛核污染水海洋生物样本运抵中国是中国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问题上迈出的重要一步,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科学评估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也为国际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数据支持,中国将继续积极参与国际监测与独立取样工作,加强国际监督与合作,共同推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问题的妥善解决。